
从“流产”到“复活”:Meta的硬件执念
2022年,Meta代号“Milan”的智能手表项目突然喊停。当时原型机已造出——带双摄像头,正面500万像素自拍,背面1200万像素拍环境,甚至能拆下来当运动相机用。但工程师发现,摄像头模块会干扰神经信号控制功能,加上电池续航连12小时都撑不住,扎克伯格大手一挥:“先砍了!”
三年后,这个项目居然“起死回生”。供应链消息显示,Meta正和华勤合作,计划在9月Meta Connect大会上发布新款智能手表。这次它学乖了:摄像头缩水到单摄,但AI功能拉满——能实时翻译、识别手势,还能和Quest头显联动,用手表当XR设备的控制器。
“这不是手表,是元宇宙的遥控器。”一位Meta内部人士透露。可问题是,消费者需要这样的“遥控器”吗?
市场寒冬里的逆行者:Meta要抢谁的蛋糕?
2024年全球智能手表市场同比下滑7%,苹果出货量暴跌19%,连“老大哥”都撑不住。但中国市场却逆势增长40%,华为靠着血压监测手表WATCH D2,以16%份额挤进全球第二,小米更猛,靠着50美元的Redmi手表,销量暴涨135%。
Meta想从这片“红海”里分杯羹,走了步险棋:不跟苹果比健康,不跟小米拼价格,而是绑定自家XR生态。比如你戴着Ray-Ban智能眼镜拍照,手表能直接显示照片并编辑;或者在VR游戏里,挥挥手就能用手表发指令。
但数据不会说谎:全球XR设备年出货量才2000万台,而智能手表是1.4亿台。用小众生态撬动大众市场,Meta怕不是在赌?
摄像头手表:是创新还是隐私灾难?
最具争议的还是那颗摄像头。Meta说这是“解放双手”——爬山时不用掏手机,抬手就能拍风景。但欧洲数字权利中心直接炮轰:“当你戴着它进电梯,周围人怎么知道有没有被偷拍?”
更要命的是Meta的隐私政策。今年4月,它悄悄改了条款:默认开启AI监控,语音数据强制云端存储。虽然用户可以手动关闭,但有多少人会翻遍设置页面?
不过换个角度,技术确实在帮到人。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实验里,渐冻症患者通过Meta神经腕带(和手表同源技术),仅凭手势就能打字、控制轮椅。“这不是偷拍工具,是沟通桥梁。”项目负责人强调。
六年亏掉700亿:Meta还能赌多久?
Meta的硬件梦从来没顺过:Portal显示器卖不动,智能眼镜叫好不叫座,Reality Labs部门四年亏了700亿美元。这次手表要是再失败,扎克伯格的“元宇宙大棋”可能真要崩盘。
但反过来想,苹果当年也被嘲笑“手表是智商税”,现在不照样卖爆?Meta赌的或许是未来——当AR眼镜普及,手表可能真成“刚需”。只是到那时候,还有没有Meta的位置?